趣味测试
趣味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趣味测试分类_趣味测试物语 > 趣味测试规则 > 扬帆国学趣味对联故事汇总

扬帆国学趣味对联故事汇总

发布时间:2018-12-30 20:21:08   点击数:

1.苏小妹三难新郎

宋朝词人秦观,字少游,才华过人。他听说苏东坡之妹苏小妹,不但相貌端秀而且工诗善词,久有爱慕之心。一日闻小妹要到庙中进香,便扮作游方道人,亲自相看,以试其才。待小妹到来之时,少游双手合什道: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见是化缘的道士,便应道: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少游再施一礼:

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随口就答:

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秦少游心下欢喜,又上前道:

小娘子一天欢喜,如何撒手宝山?

苏小妹见道人罗唣,已有些不耐,便含嗔应道:

疯道人恁地贪痴,哪得随身金穴!

秦少游见苏小妹果是名不虚传,便去苏家求婚。苏洵让每个求婚者写一篇文章,交女儿批阅。小妹在少游的文章上批道:“不与三苏同时,当是横行一世。”苏洵便将苏小妹许给了秦少游。成婚那天,小妹发现秦少游原来是“疯道人”,便有意相难。开始两题都没有难倒秦少游,小妹便出一联让少游足

对:

闭门推出窗前月;

少游怕对得平淡不能显示自己的高才,便坐在池塘边苦苦思索。直到三更,苏东坡出来打探妹夫消息,见少游在池塘边不住喃喃念着“闭门推出窗前月”,知是小妹发难,便悄悄拾起石子朝水池中投去。秦少游忽听“砰”的一声,见池中月影散乱,遂受启发,连忙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洞房门也“呀”的一声开了。

2.徐文长联斗贪官

山阴有个县官,贪污受贿,搜刮钱财,无恶不作。老百姓都恨之入骨,可他却标榜自己清正廉明,还在县衙大门上贴出了一副对联:

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

徐文长见了很气愤,一天趁着黑夜,跑到县衙门口,提笔把对联改成了:

眼前皆赤地;头上有黑天。

老百姓见了,个个拍手称好;县官气得翘起了胡子。他探得是徐文长改的对联,就命手下人把徐文长传来问罪。

徐文长当然心中有数,一见县官,故意问:“大人传我有何事?”

县官想来个下马威,惊堂木一拍,双眼一瞪,喝道:“大胆徐文长,你为何把本官大门口的对联改掉?”

谁知徐文长根本不买帐,理直气壮地反问道:“请问大人,你有何凭证?平白无故讲我改对联,岂不是诬陷!”

县官一个顶头呆,吞吞吐吐地说:“这个……有人已来本堂告你。”

“既然有人告我,那请证人来当堂对质。”

“这个……”县官根本找不出证人,一时弄得难以收场,只得来了个急转弯:“既然你没改,那就算了。本县听说你才思敏捷,万分敬佩,今天想邀你来对对子。”

徐文长知道县官不怀好意,说:“对对子可以,不过我今天很忙,最多只能对三个对子。”

“好!”县官肚里有点文才,一开始就出了个难联:

云锁高山,哪个尖峰敢出?

徐文长一向傲岸不羁,蔑视权贵,一听县官想压自己,马上对道:

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

徐文长以“光棍”自居,摆明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式,且对得天衣无缝,县官也无可奈何。他望了望大堂上挂的灯笼又吟道:

一对烛,亮亮堂堂,普照前后左右;

徐文长不假思索,随口应道

两盏灯,黑黑暗暗,无分南北东西。

徐文长隐喻公堂暗无天日,县官不觉怒火中烧,说出了第三个上联:

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徐文长借题发挥,对出了下联: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县官见徐文长骂自己有眼无珠,气得差点昏了过去。这时,徐文长开口道:“大人,三个上联我均已对出,告辞!”说罢,“嘿嘿”一笑,扬长而去,只剩下县官目瞪口呆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3.乾隆刘墉赠寿联

传说,有一年刘墉陪同乾隆去安州私访。那时候村与村相隔几十里,街里也没有饭馆。两个人走了一天,又饥又渴。当他们俩来到柳庄子村时,正赶上村里的一个老头过寿日。刘罗锅灵机一动,对乾隆说:“皇上,咱们也上一份礼吧,这样咱们就有饭吃了。”乾隆点头表示同意。

刘罗锅上礼的时候,庆喜的人们都走了,光剩下礼房和帮灶的人。写礼的人问:“你们是哪里的?”刘罗锅说:“京城皇村的。”“写什么名字?”刘罗锅想了想说:“姓乾名刘。”这时房东老头来了,一看他两个就知道不是一般人物,便热情地邀请他们一同就餐。

吃饭的时候,老头说:“今天是我一百四十一岁大寿,活到我这个年龄的不算多。有今年,可能就没有明年了。你们都是文人,给我留个纪念吧!”礼房的人插嘴问:“留个什么呢?”老头说:“给我留副对子吧!”便说便让人准备文房四宝。

乾隆皇帝略略思索了一会儿,提笔写了上联:

花甲重逢,又增三七岁月;

然后把笔交给刘墉说:“你写下联吧!”刘罗锅接过笔,马上写出了下联:

古稀双庆,再添一度春秋。

老头看后非常高兴,连连说:“这对联太好了,这对联太好了!”

乾隆、刘墉走后,人们都很纳闷,这两个人才气这么大,到底是什么人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乾隆皇帝和吏部天官刘墉刘罗锅。

4.李白戏权臣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锯”谐“句”,“猴儿”暗指李白。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蹄”谐“题”,与上联对得很工。杨国忠本想占便宜,却反被李白羞辱了一番,刚抬脚就被讥为“畜生出蹄”,弄得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5.吕蒙正不平则鸣

北宋丞相吕蒙正,河南洛阳人。相传在他年轻时,穷困潦倒,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十分不满。春节到了,家里空无一物,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副怪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怪联贴出后,穷朋友们一个个都来观看。他们先是莫名其妙,待领悟过来,不由得拍手称快。原来,此联的寓意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6.佛印巧对苏小妹

一天,苏小妹生病了,他的哥哥苏东坡正为她煎药,佛印和尚正巧来访苏东坡。东坡一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饮茶谈天,竟忘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见哥哥还没有送药来,就在床上高声念出一联:

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

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大为不敬。苏东坡晓得小妹脾气,知道她又生气了,连忙去为她送药。佛印就苦了,既挨了“骂”,还要对下联,但思来想去,一时难得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苏小妹喂药,猛地触动灵感,立即对曰: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嫣然一笑,一口将药喝个精光

有一次,苏小妹到京城看望哥哥苏东坡。兄妹相见,话说不尽,索性秉烛夜谈。苏东坡想起有人曾说过苏小妹才华过人,是女中豪杰,便对苏小妹说:“都说你天资聪明,才智不凡。你如能在一个晚上,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苏小妹笑笑说:“究竟什么对子要一个晚上?你快说吧。”苏东坡说:“这对子说来也平常——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请你对出它的下联吧。”

苏小妹听了上对,暗暗叫好,苦于一时想不出下对。这时,月光下,一个丫鬟端来酒菜,准备给他们饮酒。苏小妹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听了妹妹的下联,禁不住拍案叫绝。因为,这幅对联,妙在上下联巧含“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六个曲牌名,而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具体形象,想象丰富,引人入胜。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友,两人常在一起谈古论今、弈棋联对。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博学多才、才思敏捷,虽然表面没说,心中可不服,总想找机会难一难佛印。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了来拜访苏东坡的佛印和尚。佛印彬彬有理地问:“轼兄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置之不理,却要佛印先对一副对子: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此联是个很巧妙的拆字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而成,而其中又暗藏不恭。佛印见小妹一脸得意的神态,不由得有意讥讽,便脱口对道: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7.上联中秋写,下联年关对。

中秋赏月,一秀才出个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不管秀才们如何的苦思冥想都对不出,直到年关时,一秀才对上了:“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这对得浅显明快,真是一巧对也。

8.金圣叹临刑妙对

金圣叹曾向一老和尚借经批点,老和尚知他大学问就要难他,出了个上联:“半夜二更半”,不想竟难住了金圣叹。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犯了死罪,在中秋临刑时突然想起下联是:“中秋八月中”对得妙极了,只可惜他再也不能为老和尚批点佛经了。

9.王羲之防盗联。

某年大年夜,羲之写了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想刚贴出不久便被人揭走了,再写: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后还是让人揭走了。羲之想了想,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有敢揭了,到春节黎明,羲之便续上,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街邻见了,无不称妙。

10.康有为妙手添联

康有为50大寿时,保守浙派送了一副对联污辱他:“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众弟子大怒,要去撕联,梁启超急忙阻拦,他提笔在添上四个字使之成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

11.苏东坡智对辽使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三光日月星;苏东坡一听,倒也下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自愧不如,再不敢出联来对了。巧用数字作对联

12、用数字创作对联,却会产生神奇、精妙的效果。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禅宗天台宗的发源地。山上的方广寺有一楹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描述、记载诸葛亮一生功绩的文章诗篇可谓多如牛毛,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天衣无缝地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联自然轻巧地镶“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十分精当地概括了孔明先生的品行、智慧和功绩。联中对数字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令人过目难忘。

13、利用汉字的拼拆特点创作出的数字联也颇具情趣,且颇显机智。

明代文学家蒋焘幼时所应答的一数字联,给后人留下了这方面创作的典范。相传,暮秋的一天,蒋焘的父亲与一位朋友促膝谈诗,外面忽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雪雨。望着雨雪敲打窗户,朋友灵感忽现,脱口道出一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出联将“冻”、“洒”二字分别拆成“东二点”、“西三点”,巧含数字,对应窗景,实在是精妙绝伦。面对这一刁钻上联,蒋焘父亲半晌不能应答,为掩饰尴尬,忙搬出一西瓜招待客人。凝视着父亲切瓜的动作,年仅七岁的蒋焘忽然在一旁开了口:“分瓜切片,竖八刀横七刀”。好一个小蒋焘,将“分”、“切”二字分拆成“竖八刀”、“横七刀”,答联合时应景,“七”、“八”两数字运用得自然贴切,不愧为神联妙对。父亲和朋友不禁双双拍案叫绝。

操哥整理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
北京白癜风主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ashionflont.com/qwgz/1002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