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个计步摇摆器刷步,霸占朋友圈第一”。曾经朋友圈对运用智能手环进行各种作弊刷步进行过“广泛探讨”。
也有不少人说,和朋友一起运动,但是自己的智能手环却比朋友的智能手环少算了几十步。有健身爱好者反应,智能手环监测运动后心率要比跑步机给出的心率高。
智能手环真的如宣称那般智能吗?为了对智能手环的功能质量有所了解,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开展系列试验,对多个品牌的智能手环开展计步、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功能评测,为消费者弄清楚:智能手环测试的数据准不准?
标准摇摆、走路、跑步,计步准确度较高。部分品牌的手环不支持摇摆或爬楼计步。计步是手环的基本功能。我们用标准摇摆和真人行走两种方案对计步功能进行评测,看手环的计步是否准确。
实验一:
在实验室内,工程师解卓丽将手环固定在摇摆装置上,用手拨动45度后松开,摇摆装置开始摇摆,手环计步。与此同时,用经过溯源的测速频率计对标准摇摆的次数进行记录。每款手环都经过1个小时左右的摇摆后,进行数据比对。
手环三没有产生数据。其他3款手环计步与标准摇摆次数相比,偏差均在1步以内。
实验二:
真人测试。志愿者分别采用正常走路50步、插兜走路50步、跑步50步、爬楼梯15步的四种方式测试手环计步功能。每种姿势重复3次,记录最大偏差和累计偏差。
3次测试最大偏差:
3次测试累计偏差:
以“最大误差在±5以内,累计误差在±15以内”为评测标准,得出结论如下:手环一、手环二与手环四在各种姿势下计步表现均较为优秀。
“手环三在标准摇摆过程中没有产生数据,以及在爬楼试验中偏差较大,估计与此款手环的计步算法与其摆幅、有效位移等有关。”谢卓丽说,看来用计步摇摆器、电风扇刷步的作弊方式还要看手环具不具备这种算法,并不是一定能成功的。
心率监测比较准确,部分手环数值延缓。采用标准信号检测法与真人比对法两种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一:
通过标准装置分别给予4款手环60bpm、90bpm、bpm和bpm的标准心率信号,观察手环的显示心率。
误差均在±5%以内。
实验二:
真人测试。用经过验证的多参数监护仪与智能手环同时对同一志愿者的心率进行监测,记录结果进行比较。为了使心率值呈现出比对效果,分别比较志愿者在平静及剧烈运动后两种状态下的心率情况。
其中3款手环监测到的心率值与多参数监护仪的心率监测值接近。1款手环因不支持心率实时测量,剧烈运动后显示的数据为上一时刻的心率值,而多参数监护仪监测的数据为志愿者当前逐渐缓慢下来的心率,因此产生差值。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智能手环监测运动后心率要比跑步机给出的心率高。
根据多次试验结果,在人体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手环对心率的监测也是比较准确的。
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值比较准确。
血氧饱和度的概念对我们大众来说相对陌生,它其实是指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一般人血氧饱和度正常应不低于94%,在94%以下为供氧不足。
当前有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的手环并不多见,我们评测的4款手环当中,只有一款具备此项功能。
实验选用经过验证的多参数监护仪与智能手环同时对同一个人的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将监护仪与手环的记录结果进行比较。
看来,手环与监护仪的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很接近。
智能手环是科技改变生活中的细细一缕。这次评测的几款手环对走路、跑步的计步、心率的监测功能都已经比较成熟,监测数据准确度较好,可以给佩戴者有效参考。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很多功能还在不断完善的阶段,或者说提出一种概念,需要准确数据还是建议到专业机构进行精准测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