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期末考试季,所谓智商(IQ)这类词汇,也难免被人反复提起。其实,智商是一个纯粹人造的概念,只有大约百年的历史。
头颅大小非智力决定因素
说到智商测试,首先必须提到的是一个叫高尔顿的英国人。
高尔顿出生于年,他是著名的生物进化论提出者达尔文的侄子。据斯蒂芬·默多克所著的《智商测试——一段闪光的历史,一个失色的点子》中曾描述,他是一个极为热衷于测量的狂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测量的,高尔顿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有可能,就计算。”
虽然高尔顿做出了种种努力,但他测得的所有数据加起来只能得到一种结论——企图使用一些简单的测量来预测复杂能力的做法是不可行的。
第一张智力测量表
比奈找到了正确路径
比奈年生于法国尼斯市,他和高尔顿一样,同样很热衷于测试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为此他也曾走过很多弯路,比如他曾经测量过人的头盖骨,研究过面相、手相和字相,但最后他终于发现,智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决不仅仅限于感觉的能力。
一个偶然的契机,让比奈把自己关于智力测试的新思路付诸实践。
比奈经过与西蒙的精心努力,于年发表了《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称为比奈-西蒙量表。比奈从此成为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第一人。
智商测试曾引入公共政策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开发了一个国家智力测验,对将近万的美国儿童进行了测验。当代那些知名的测验:如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学术能力测验(SAT)、研究生入学考试(GRE)等,都可以追溯到那些早期所使用的测验。
最早对智力量化作出努力的人物是比奈。比奈在他的智力量表中采用了智力年龄这个概念,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称心理年龄,指智力达到某一年龄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尺度。
心理学家采用智力商数来表示智力分数,以表示智力发展的相对水平。智力商数,简称智商,用符号IQ表示。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
在这里,智商是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比率。式中乘以,则是为了把小数化为整数。智商代表智力的一般水平,若智商超过,证明此人智力水平高;若低于,则说明其智力水平低。
比率智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因为它是以假定智力年龄随实际年龄一起增长为基础的,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在到达某一年龄,一般是16岁后,智力年龄就不再随着实际年龄而增长了。这样,一个人一旦到了这一年龄,当他的实际年龄再增加时,他所得到的比率智商会日益减少,势必出现儿童期智力高,成年期智力反而低的不合理现象。
面对这一难题,美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韦克斯勒改进了智商的计算方法,把比率智商改成离差智商,废弃了智龄这一概念。离差智商是根据标准差和平均数来计算智商的,即用一个人在他的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来衡量。
比如说,两个年龄不同的成年人,一个人的智力测量得分高于同龄组分数的平均值,另一个的测验分数低于同龄组的平均值,那么我们就作出这样的结论:前者的IQ比后者高。现在,大多数智力测量都用离差智商来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
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IQ=+15Z=+15(X-M)/S
Z=标准分数
X=某人在测试中的实得分数
M=人们在测试中取得的平均分数
S=该组人群分数的标准差
(摘自车宏生、张美兰所著《心理测量——读人的科学》)
1、玛丽姬(女)的弟弟点了一下兄弟姐妹的人数,发现自己的兄弟比姐妹多1人。那么,玛丽姬的兄弟比她的姐妹多几人?
A、1
B、2
C、3
D、4
E、5
F、6
2、有排列成一行的四户人家。已知:A家在B家的隔壁;A家与D家并不相邻。如果D家与C家也不相邻,那么,C家的隔壁是哪一家?
A、a
B、b
C、c
D、d
3、彼得的儿子是我的儿子的父亲,那么,“我”与彼得的关系是__________。
a.“我”是彼得的祖父;
b.“我”是彼得的父亲;
c.“我”是彼得的儿子;
d.“我”是彼得的孙子;
e.“我”就是彼得。
4、填充:皇帝不是穷人,在守财奴之中也有穷人,所以,有一些____并不是____。
A皇帝,皇帝
B守财奴,守财奴
C守财奴,皇帝
D皇帝,守财奴
5、请将下列四段文字中的两段结合成文,要求能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参加考试的女学生们全部及格了。
a.有些女学生和男同学一样地通过了考试;
b.参加考试的女学生多于男同学;
c.半数以上的学生都及格了;
d.考试不及格的是男生还是女生呢?是占少数的一种(性别的)学生。
哈哈,你们是不是也都對了?小编觉得像这样刷刷智力题玩玩解密类游戏,调剂调剂生活也是很开心的。想知道正确答案请留言
小编。祝大家12月一切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