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里还藏着这样的生意经……
心灵鸡汤这个概念从西方被舶来的时候,与当代中国的审美惯性是如此匹配。经过二三十年的流变与扭曲,心灵鸡汤对于普罗大众仍然富有吸引力,一直占据着通俗文化的主流。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资讯高度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的阅读特性让“老式鸡汤”变了味,那又怎样!新一代鸡汤师纷纷热烈拥抱这桩可能让人一夜暴富的生意。
年10月24日,张嘉佳(左)在湖北武汉大学举行读者见面会,在以“从‘全世界’到‘你身边’”为主题与大学生交流座谈,大受欢迎。图/IC
互联网鸡汤:“贱人”时代的生意《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王珊本文首发于年11月16日总第期《中国新闻周刊》李筱懿是一位鸡汤作家,擅长女性励志题材。年,她的鸡汤新书《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成为年当当网图书年中榜的新书冠军,书里集结了林徽因、宋霭龄等32位民国女性的成长故事。李筱懿希望以此书来告诉读者,女性要懂得进退、并适度地独立。
凭借此书万元的版税,李筱懿登上了年发布的第十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与她一同上榜的还有90后鸡汤作家张皓宸、被称为“鸡汤使者”的张嘉佳,以及因撰写励志鸡汤《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而走红的光线影业副总裁刘同。其中张嘉佳的版税高达万,位于富豪榜第七名。
心灵作家领域内堪称“女王级”的人物张德芬、香港情感作家张小娴等更是作家榜的常客。鸡汤作家成了富豪榜的大赢家,而人们曾经熟悉的传统作家如莫言、贾平凹、麦家则纷纷落榜。有读者说:“回想十年前作家富豪榜公布的时候,前三甲还能见到余秋雨、二月河、于丹和钱文忠等,短短十年,令人顿生沧海桑田、换了人间之感。”
中国作家富豪榜品牌创始人吴怀尧说,心灵治愈系图书的风行,“跟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有关,人们普遍需要心灵治愈系,对优质的心灵鸡汤有刚性需求。”
刚性需求之下,必定产生新的利益点。围绕鸡汤文的内容生产、传播和运作,一条利益链条正在形成,不断有人闯入这片红海,希望分一杯羹。鸡汤市场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也带来了泡沫。
“流行就是成功”
与一个鸡汤作家相比,李筱懿觉得自己更像一个产品经理,鸡汤文就是她的产品。“任何文字化的东西都是产品,有着相应的市场定位和读者群。”
李筱懿的产品多是讲女性励志,从女性群体的生活状态写到其情感世界。她是看重市场的。开始写作之前,她曾在一家地方媒体广告部工作了近十年。她发现,有的记者写的广告软文能够起到很好的售卖效果,有的则不能。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她意识到“前者在写文章前研究过市场,后者则没有”。
下决心写书前,李筱懿把市场上最为流行的女性刊物都买回来,一本本地翻阅。她曾做过一些调查,以了解她的读者。后来发现,读者的年龄层次集中在25~35岁,她们不但要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职场,在家庭中还要担负下一代的教育任务。这些李筱懿都经历过,她今年38岁,会以自己的阅历来写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她亲切地称读者为“香蜜”。
李筱懿一天的时间安排得非常满。她曾经做过《时间管理》培训课程的讲师,是个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早晨4:45起床,5点钟准时坐在电脑前写作,这个习惯从她开始写作一直保持到现在。除此之外,每天她还需要见缝插针地保持1.5万到4万字的阅读量,这是她选题和写作的灵感之源。卧室、办公室、车上甚至包里都放有书,以便空闲的时候可以翻一翻,她尤其喜欢在出差的路上阅读。